“秋咳”莫乱止对症才有效

来源
中国中医药报
时间
2011-09-14

中秋节前后,由于早晚温差大、天气干燥,患咳嗽、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。不少人出现喉痒咳嗽、干咳少痰的症状,而且一旦咳起来就很难制止。尤其是紧张的都市生活节奏、过度劳累及不良生活习惯等,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,在气候变化刺激下,机体调节易失去平衡,进而出现秋季燥咳。

专家提醒,这种秋季燥咳被误认为感冒的几率很高。很多人自以为是感冒,自行服用感冒药来治疗。实际上,秋咳为秋天燥邪侵犯人体所致,盲目用不相干的感冒药、抗生素等,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,加重病情。用止咳药如复方甘草片等来止咳,则是治标不治本,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,以致耽误治疗。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咳嗽,应到医院查出病因对症下药,切勿随便服用止咳药物。

秋季燥咳因病因不同,一般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,在防治上有着不同的特点。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,有咳嗽少痰、不易咳出、咽干鼻燥等特点,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、润肺止咳,常见的方剂为桑杏汤等。凉燥一般发生在中秋过后,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,如头痛、恶寒、发热,但无汗无痰,在治疗上主要是疏散风寒、润肺止咳,常用的方剂有杏苏散等。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用药更是因人而异,在秋咳严重时,最好还是接受汤药治疗。待病情稳定后,方可以使用中成药来稳定疗效。

对于容易秋咳的人来说,“多喝水”决不能当成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提示,而是非常重要的。另外,多吃一些有润肺功效的瓜果和食品,如鸭梨、白萝卜、蜂蜜、鲜姜,或用之熬汤服用,也是一种缓解的方法。此外,吸烟、饮酒也是导致燥咳的重要因素,因此,少抽烟、少喝酒是秋天的养生原则之一。(朱闻慧)